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

第五章 混種而生的能量:危險關係 麥克魯漢-閱讀作業

第五章 混種而生的能量:危險關係

所謂媒體或人的延伸,乃是一種「使發生」而非「使察覺」之觸媒。這些觸媒的交合或合成,正可以讓我們注意到它們的構成與質性。「一如默片疾呼要有聲音,有聲片也疾呼要有色彩」,大導演艾森斯坦在他的【電影導演筆記】中寫道。這類觀察可以有系統地延伸至所有媒體:「一如印刷疾呼要國族,無線電廣播也疾呼要部落。」這些媒體作為我們自己的延伸,也必須倚靠我們才能彼此相交並演進。它們之間有著互動,並因此生出新後代,這個事實長久以來始終令人稀奇不解。如今我們卻不必再繼續困惑,只要我們不怕麻煩,願意去詳細查考它們的行動。只要我們願意,在我們把這些東西拿出來使用之前,就能把它們想通。

柏拉圖殫精竭慮,要想像出理想學校的模型來,他卻沒注意到雅典本身其實就是一座更偉大的訓練所,比他所能夢想的任何大學都要偉大。換句話說,在人想到之前,最棒最好的學校早已經出來為人所用了。我們的媒體尤其如此,早在它們被想到之前,它們就已經發生了。事實上,正因為它們是在我們之外發生,使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去思考它們。

混種結合,孕生了能量與變遷的激烈釋放;而這種結合,再沒有比書寫、口說二文化相會之際更強烈的了。藉由拼音讀寫,使人以眼代耳,就社會性與政治性而言,這恐怕是任何社會結構之中所可能發生的最極端外爆。這種眼式外爆的過程頻頻在「落後地區」重現,我們稱之為西文化。
本書的目標,是去認識許多不同的媒體,去了解它們所從出的種種衝突,以及它們所造成的更衝突。在這樣的探查過程中,也提出一項許諾:藉由人類自主性的提升,可減少這衝突予盾。
電燈火,結束了夜晚與白日、戶內與戶外的轄治。混種能量之釋放,卻是在這光與人類原有之組織型態相遇的一刻發生。於是車子可以終夜行駛,球員可以整夜比賽,房屋也可以不必再有窗戶。總之,電燈的訊息乃是全然的改變。它是沒有內容的純資訊,因此沒有任何內容可以限制它那造成轉變、給予資訊的能力。

電燈這個媒體,能轉變每一個被它滲透、接觸的時空、工作與社會。所有媒體都具有這股能力,凡被它們碰觸的生命都被它們重塑造。媒體研究者只要對這股力量進行思索,就可以解開其中之謎。除去光是例外之外,所有媒體都成對而來,由其中一媒體擔任另一媒體的「內容」,因此模糊了兩者的運作。

那些為媒體主操作媒體的人,總認為自己的職責是廣播或報業或電影的節目內容,這實在是個怪傾向。業主本身,反而把媒體當媒體看,除了「公眾想要什麼」之外,或其他一些朦朧含糊的公式,別的什麼也不去想。業主意識到媒體是力量,他們也知道這力量與「內容」(亦即媒體之內的媒體)的關係極微。

媒體做為我們感官的延伸,設立了新的比率,不只我們私感官之間的比率變了,媒體本身一有互動,它們之間的比率也因此改變。無線電廣播改變了新聞報導的形式,一如它改換了有聲片的電影形象。電視使廣播節目的安排發生激烈改變,同樣也改變了當時的「顯學文類」:報導紀錄類小說的形式。

印刷書已然促使藝術家將所有的表達形式,都盡可能地減低到印刷字那種單一的形容與敘述平面。電媒體降臨,立刻將藝術形式從這件緊身釋放出來,創造出克利、畢卡索、勃拉克、愛因斯坦、馬可斯兄弟(美國喜劇演員世家)、喬伊斯的世界。

兩種媒體混種、相會,乃是真理與啟示的一刻,從中誕生了新的形式。因為兩媒體得以並置,使我們進入不同形式相交的邊界地帶,從水仙花式的自戀麻醉之中醒過來。媒體令我們感官陷入昏睡、麻痺,可是媒體相會的剎那,卻是自由的剎那,是我們重獲釋放的剎那。

沒有留言: